張拉膜車棚施工工藝
一、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張拉膜車棚工程的施工過程是由業主、設計、監理、質檢等多個單位多個部門共同合作完成的,如何協調組織各方的工作和管理,是能否保證工期與施工質量的關鍵之一。因此,為了保證這些目標的實現,應注意以下幾點,確保將各方面的工作協調好:
第一,制定設計圖紙交底、安裝與設計的配合等會審制度。施工單位的項目部應組織有關技術人員配合設計,充分考慮設計與施工整體安裝方案的匹配,參加業主組織的圖紙交底會審等協調工作。
第二,建立例會制度。應定時召開業主、設計、施工、監理等多方參加的例會,商討工程施工和配合情況。
第三,制定專題討論會。對施工中的重大技術問題,各方的有關人員應集中在一起,共同商量解決。
第四,由于膜工程的施工技術質量要求高,故需選擇技術熟練、責任心強,有經驗的施工員、班組長組織各項工作,并簽定施工組承包范圍、質量技術要求、工期進度、安全指標等責任書。根據工程需要,勞動力要合理調配,杜絕窩工現象。
二、現場施工的關鍵技術
(一)鋼結構的拼裝與吊裝
對于鋼結構,可根據構件的長度、重量選用合適的車輛運輸。注意在車輛上的支點要合理,捆扎要牢固,保證在運輸過程中鋼構件不產生變形,不損傷涂層。
鋼結構運抵現場后,施工安裝順序一般為:分段拼裝→吊裝→安裝其它構件→拆臨時支撐鋼塔架。對于一些大型的鋼桁架,吊裝時可利用幾臺汽車式吊車,分別在場內、外把主桁架及主預應力索吊到作業面上,有支承段的放在砼柱旁,并在業面上設置若干個支座。然后根據廠內預拼裝情況進行焊接,焊縫質量經檢驗合格后涂油漆,再進行吊裝;斜柱拼裝后,用臨時備用索固定安裝斜拉桁架索,通過頂升斜柱來拉緊斜拉索,并在索上安裝可調法藍調節斜拉索的松緊。由于鋼結構安裝誤差的大小直接影響到結構內的預應力分布,嚴重者甚至還影響結構的安全性,所以在安裝支承鋼結構前,應按規范和設計要求對鋼結構基礎的頂面標高、軸線尺寸做嚴格的復測,并作復測紀錄。
。ǘ┠そY構的安裝與張拉
在膜材運輸過程中要盡量避免重壓、彎折和損壞。同時在運輸時也要充分考慮安裝次序,盡量將膜體一次運送到位,避免膜體在場內的二次運輸,減少膜體受損的機會。
膜體安裝包括膜體展開、連接固定、吊裝到位和張拉成形四個部分。
1.打開膜體前,在平臺上鋪設臨時布料,以保護膜材不被損傷及膜材清潔,嚴格按確定的順序展開膜體。打開包裝前應核對包裝上的標記,確認安裝部位,并按標記方向展開,盡量避免展開后的膜體在場內移動。在展開的膜面上行走時要穿軟底鞋,不得佩帶硬物,以防止刺穿膜材。
2.打開膜體后,用夾板將膜材與索連接固定。夾板的規格及夾板間的間距均應該嚴格按設計要求安裝。 對一次性吊裝到位的膜體,也必須一次將夾板螺栓、螺母擰緊到位。
3.目前索膜結構吊裝較多應用多點整體提升法,是將已經成熟的整體“提升”技術加以改造用于索膜結構這種柔性結構的施工過程中,該工藝要求整個過程必須同步。起吊過程中控制各吊點的上升速度和距離,確保膜面的傳力均勻。亦可采用分塊吊裝的方法,將膜體按平面位置分為若干作業塊,每塊膜體同樣采用多點整體吊裝技術,整體吊裝到位。
4.未張緊的膜材在風載下容易鼓起造成破壞,所以在整個安裝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防止膜體在風荷載作用下產生過大的晃動,施工時應盡量在無風情況下進行。該階段的任務是使膜布張緊不再松弛以承受載荷,操作上特別要注意避免由于張拉不均造成膜面皺褶。預應力的大小由設計人員根據材料、形狀和結構的使用荷載而定,要求其最低值不能使膜面在基本的荷載工況組合(風吸力或者雪荷載)下出現局部松弛,一般常見的膜結構預應力水平在1~4kN/m,施工中通過張拉定位索或頂升支撐桿實現。對傘形膜單元,一般先在底部周邊張拉到位,然后升起支撐桿在膜面內形成預應力;馬鞍形單元則要對角方向同步或依次調整,逐步加至設定值;而對于由一列平行桁架支撐的膜結構,慣常作法是當膜布在各拱架兩側初步固定的情況下,首先沿膜的緯線方向將膜布張拉到設計位置。在施工過程中應注意無論張拉是否能順利到位,均不應輕易改變預先設定的張拉位置。若確定懷疑是設計問題,則應經結構工程師研究同意后方可作出修正。
總之,安裝質量的總體要求是:膜面無滲漏,無明顯褶皺,不得有積水;膜面顏色均勻,無明顯污染串色;連接固定節點牢固,排列整齊;縫線無脫落;無超張拉;膜面無大面積拉毛蹭傷。 相關推薦:膜結構車棚的安裝方法